您好!欢迎来到众拍网

首页 > 拍卖要闻 > 行业动态>正文

马年春拍可否“快马扬鞭”?(图)

来源: 网络   发布时间: 2014-03-17 03:26:23 点击量:

       日前,马年艺术品春拍在全球渐次展开,国内各大拍卖公司也为春拍紧锣密鼓地进行征集工作。经过2011年的大规模收缩、2012年的沉寂与2013年的重整,不少市场人士都将2014年视为艺术品拍卖市场新周期的起点。今年春拍对市场调整起到的风向标意义自不待言。然而,由于高端拍品资源短缺情况日益严重,“天价拍品”能否重出江湖尚是未知之数,竞争激烈的拍卖行业纷纷打起了“专场牌”,去年登陆的海外拍卖巨头也将为调整中的市场带来新变局。为此,笔者访问多位业内人士,深入分析目前艺术品市场形势,并对2014年春拍作出前瞻。

  “天价拍品”将成为历史?

  在过去几年,“天价”几乎成了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的“代名词”,也被行内人士视为市场回暖与否的“信号灯”。然而,经过近两年市场的大规模调整后,去年“天价”拍品的身影似乎悄然淡出市场。

  中拍协的蓝皮书显示,去年市场对高价拍品的关注度尚无回暖趋势。与前年相比,去年上千万元的拍品成交数量与成交额均有所下降,成交额的降幅达到4亿余元,国内亿元成交的拍品甚至才只有1件。中拍协专家预期,今年春拍的亿元拍品数量还将“进一步减少”。与“天价”相比,另一种市场现象更引人关注。据蓝皮书调查反映,去年中端拍品的成交额较前年有较大增幅。其中,成交额在100万元至1000万元之间的拍品数量,比去年增长了19.86%。中拍协专家表示,中端拍品正在成为维持市场信心的重要因素。

  对于中端拍品增长带来的信号,行内人士持有不同看法。不少人认为,中端拍品符合国民消费能力,是艺术品市场走向成熟和健康的表现。华艺国际拍卖公司董事、副总裁王野夫表示,越来越多的买家将从过去单纯对价位的追逐,转向对个人审美的关注。经验较浅的新买家,也会以中端拍品作为起点。

  但在雅昌艺术网广州分公司负责人向仕杰看来,拍品在中端价位徘徊,更多说明目前高端拍品的征集出了问题:“对于拍卖行来说,市场真正回暖的信号不在乎拍得多,10件中价位拍品还不如成交1件高价位拍品。”而广东崇正拍卖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何向民认为,高端拍品稀缺属回归理性的正常现象,市场需要习惯这种形势。

  向仕杰也留意到今年春拍在市场之外的新变化。“今年最大的变化是送礼之风刹住了。”他表示,送礼消费在艺术品市场占有相当大的部分。随着中央厉行节约和反腐政策的出台,这部分市场将会出现深度调整,原来投资比重较大的书画板块也可能往实用品转移。

  当代水墨或成春拍新增长点

  高端精品的资源短缺,是目前艺术品市场不争的事实,市场也一直在探寻新的增长点。有人根据去年的“曾梵志现象”推断,在古代和近现代艺术资源有限的情况下,艺术品市场可能重新掀起当代艺术的发掘潮。

  然而,多数受访专家认为,这种预期对国内的当代艺术来说,显然是过于乐观。他们表示,所谓“曾梵志现象”与中国市场并无多大关系,当代艺术市场在国内尚处起步阶段。

  现在在国内拍卖当代艺术,正如10年前从事红酒拍卖一样,是没有市场的。目前当代艺术作品的购买者主要集中在画廊里面,或者买家直接向艺术家购买。这一消费群体还没有形成足够的规模,能够反映在拍卖市场上,这说明这一板块的积累还不够。

  与之相比,作为艺术品拍卖中坚力量的近现代书画,在众多板块内仍然势头强劲。黄胄的《欢腾的草原》以1.288亿元“天价”成为去年秋拍唯一的破亿拍品。“在拍卖行业看来,这些作品所处的年代是最适宜拍卖的,它的历史决定了它的价值。”王野夫预期,近现代书画在未来几年仍将保持主力地位。

  今年春拍的“新水墨”专场也为业界看好。当代水墨沉寂多年,去年却掀起一道小高潮。其精品力作在秋拍都有不俗表现,如吴冠中的《松魂》 以3392.5万元高价成交。整个当代水墨板块为北京保利秋拍创下了4.1亿元总成交额的佳绩,俨然成为书画市场中的一支有生力量。

  有评论分析,当代水墨的学术梳理与作品积累已经达到成熟水平:这些作品既有传统的民族文化特色,也有一定时尚气息,它们的作者大部分与新兴藏家处于同一年龄段,较易为市场所接受,因而受到各大拍卖行和画廊的持续追捧。业内人士预计,当代水墨板块年内还将有小幅攀升。

  拍卖行业持续“深耕”专场

  地方流派和本地画家的拍品走俏,说明拍卖行业内部也在加紧战略调整。由于市场资源有限,市场气氛不温不火,如何找到适合自身条件的领域“深耕”,树立特色品牌,是目前行内人士思考的首要问题。各大拍卖公司纷纷推出各具特色的精品专场,以迎合日益刁钻的买家口味。

  将于3月20日举槌的北京匡时春拍,就以扇面题材的“扇画小品”专场作为主打。传统的中国书画专场则推出了十余个“同一上款”、“同一藏家”专题,方便买家梳理藏家与画家之间的联系。为兼顾不同收藏喜好,海上画派、岭南画派、长安画派等画派也将在拍场成系列推出。

  受访专家一致认为,拍卖行的“专业化”是一种可喜的趋势,表明行业发展正趋于成熟。向仕杰指出,拍卖行本身并不完全是一个商业机构,更应承担文化传播职能:“而且,能够开设专场的拍卖行也须具备一定实力。缺乏学术水平的拍卖行将有可能被边缘化。”“设置专场能够更直观地判断画家个人或流派的整体价值,也便于对买家的收藏习惯进行区分。”王野夫也认同这一论点。为了在“高手林立”的行业竞争中立足,华艺国际拍卖公司还专门组建了学术部,通过图录和预展增进拍品背后的学术含量,帮助买家更快熟悉市场。

  何向民则认为,拍卖行在专业领域“深耕”,也有助于发掘本土买家的消费潜能:“拍卖行也需要引导客户做一名‘合格的买家’,让他们更重视拍品的文化价值,而不是将眼光放在拍品可升值的部分。”他表示,在广东这样的发达地区,尤其需要通过拍卖行的梳理,将买家的收藏意欲释放出来。杨逸

  如何看待书画作品的 专家鉴定?

  近些年,由于市场火爆而专业鉴定人士的匮乏,艺术品界的专家成了众人追捧的对像,专家走穴上电视做秀现象十分普遍,有偿鉴定成了专家敛财的手段,“鉴定专业户”应运而生。现在请专家鉴定有个有趣的怪现像:尺度严、把关紧的专家,请他的人少;而给钱就胡乱开证书的专家反而找他的人多。这说明,许多人明明知道自己的东西是假的,找专家的目的也不是为把东西弄明白,而只是想借专家的名头把东西给“忽悠”出去。严谨的专家没饭吃,胡说的专家有钱赚,久而久之有些专家不得不随波逐流向市场低头了。只要给钱就说对,明知不行也说好,证书、题跋满天飞,市场越来越乱。为了利益,专家故意误断,害人不浅。

 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专家真的把东西看错了。因为每个鉴定家都有自己的研究范围,不可能是一个全能的鉴定家,有的时候当他面对的作品超出了自己的研究领域,出错误的可能性就很大。你比如说让故宫研究古书画的专家去看吴冠中的作品,他就可能会很茫然。中国美术年代久远,流派众多,而每个艺术家个体也都非常复杂,即便本领再大的鉴定家也不可能了解全部,这也正是书画鉴定的难度所在。

  不仅书画鉴定如此,艺术品其他门类的鉴定也同样讲究专业性。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:在电视鉴宝节目中,一位杂项专家把嘉宾的一块田黄石鉴定成了普通的寿山石,并在电视上说这块石头没什么价值。嘉宾本想借电视节目炫耀自己刚买的这块田黄石,没想到却是这样的结果,当场就坐不住了。下了节目,他就直奔上拍这块田黄的拍卖公司,要求退还买田黄的260万货款。拍卖公司赶紧找了几位精通田黄的专家出面,才平息了纠纷。后来,拍卖公司将这位鉴宝专家投诉到了相关的管理部门,要求其赔礼道歉,挽回影响。鉴宝专家为什么会出错呢?原因就在于他对一般杂项可能很了解,但对田黄却是一知半解。艺术品行业是专业性极强的一个领域,如果自己业务不精深就千万不要开口发言。专家在自己研究的领域内是专家,超出了这个领域就不是专家了。这位鉴宝专家不仅超出了自己的研究范围给别人看东西,而且还要到电视上去讲,给自己招来麻烦是迟早的事。“术业有专攻”,专家要珍惜自己的名誉,知道自己的能力有多大,要在自己的专业范围内授业解惑指点别人,而不能凭着胆大,不负责任,使自己变成一个“伪专家”,误人子弟。

  对于我们搞收藏投资的人来说则更应该有个清醒的头脑,不能只看专家的名头大小,还要了解专家的业务特长所在,要懂得“专家鉴定”的奥妙。

  什么样的专家鉴定最有价值呢?在书画鉴定上,我总结三条供大家参考。

  精英共识

  在鉴定上我们要尊重那些大专家的意见,尊重精英共识。所谓大专家就是比小专家出错少的那些人,就是实践证明是这一代人中眼力最好的那些人。精英共识就是这些大专家们对某件作品一致的看法。比如看古代书画,大家都知道国家曾组织过一个“中国古代书画鉴定小组”,由谢稚柳、启功、徐邦达、杨仁恺、刘九庵、傅熹年、谢辰生七位老先生组成,他们这些人的意见就比现在专家的意见要更加可靠,只要是“七老”说对的东西,大家就会信服,这就是精英共识。我们在投资收藏过程中如果遇到被几位著名鉴定家一致认可的作品,那就可以放心大胆地收藏,因为他们集体看错的可能性非常小。第一鉴定人的意见“第一鉴定人”是我给这类鉴定家们取的称谓,意思是说这个人的意见应该排在第一位,这是为了说明他在鉴定中所起的作用的重要。许多第一鉴定人是艺术家的亲属、学生或是身边的工作人员,总之他们是最了解艺术家的创作习惯,最熟悉艺术家的作品,同时也是对艺术家研究最精深的人。第一鉴定人对艺术家的作品最具有话语权,他的意见最有权威性。比如,现在大家买李可染先生的作品,他的小儿子李小可老师出具的证书就成了关键,经李小可认可的作品大家就敢掏钱,反之,大家就会犹豫。同样,买李苦禅先生的作品,大家也会首先参考李苦禅先生的公子李燕老师的意见。在这里还要提醒大家一句,并不是所有艺术家的家属、学生都能称得上是“第一鉴定人”,艺术家的亲属鉴定不了自己亲人的作品这也是常事。记住我说的—最熟悉、最了解、研究最精深。

0/250
拍卖公司QQ群 投资人QQ群